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资讯
Hi,我们是小丑医生
发布时间:2015-03-19 浏览次数:972
Hi,我们是小丑医生
在广东妇幼保健院,每半个月会有H elloK itty、恐龙、小鸡、变形金刚等孩子们喜爱的卡通人物出没,在病房和门诊内表演魔术、派送小礼物。他们一到来,充满哭声的儿科病房就会充满欢乐。究竟是谁拥有如此大的魔力?他们就是由该院医护人员装扮而成的“小丑医生”。

    在广东妇幼保健院,每半个月会有H elloK itty、恐龙、小鸡、变形金刚等孩子们喜爱的卡通人物出没,在病房和门诊内表演魔术、派送小礼物。他们一到来,充满哭声的儿科病房就会充满欢乐。究竟是谁拥有如此大的魔力?他们就是由该院医护人员装扮而成的“小丑医生”。
    哄孩子吃药打针很在行
    上周四,又是“小丑医生”出动的时间。“小丑医生”的志愿者以科室为单位轮值,当天下午,康复科的5名医护人员献出“处女秀”。护士詹晓华摇身一变成为“兔女郎”,长相憨厚的主治医生张金桥披上“熊大”的外套后被同事戏称“毫无违和感”。
    患儿琪琪(化名)是四岁大的小女孩,她因为不想喝药,在病房里大哭大闹。当三名穿着动物装的护士姑娘靠近时,琪琪突然停止了哭泣,开始盯着她们看。“小丑医生”拿出随身携带的卡通贴纸和魔术气球,开始引导她:“只要你把药喝完,我们就把这两样东西送给你,好不好呀?”眼角还挂着泪水的琪琪一听,立即向妈妈要求喝药,没几分钟,三瓶药就全喝完了。“这些现在就是我的了,对吗?”琪琪用小手指着贴纸和气球,破涕为笑。
    “小丑医生”的魔力可不仅仅是劝服小朋友喝药,有他们的陪伴和鼓励,有些孩子甚至能放下对针筒的恐惧。曾多次扮演小丑的病理科医生饶金记得,有一次在输液室搞活动,5岁男孩小辉(化名)说什么也不愿意给护士打针。当发现小辉对他扮演的“机器人”表现出兴趣时,饶金借机蹲下来拉着小辉的手,说:“我们比赛喊‘我很勇敢’,看谁喊得最大声好不好?”刚开始,小辉用很小的音量在说,重复三四遍后,“机器人”突然开始加大音量,小辉也跟着提高嗓门。到最后,小辉很大声地喊出了“我很勇敢”。“机器人”牵着小辉来到了打针的护士面前,小辉不再犹豫伸出了手臂。
    参加“梦想秀”,吸引更多志愿者
    从2013年3月初,该院几位医生开始进行“小丑医生”的活动。不久,《中国梦想秀》节目组对他们发出了邀约,去年年底,他们决定登上舞台,好让更多人知道“小丑医生”。
    在梦想秀舞台上,他们圆梦成功,得到了玩具、服装等道具的赞助和儿童心理专家的培训机会。同时,这次演出也吸引更多人加入。外国某志愿者协会的几名14岁的青少年看到节目后主动联系他们,表达了想和他们一起做“小丑医生”的意愿。目前为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已有247名“小丑医生”。
    为什么这些“小丑医生”不像小丑?
    “小丑医生”的概念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发展得非常成熟。主要是由医疗人士和志愿者通过在医院表演,为病人带来欢笑,从而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国外,“小丑医生”主要的工作方式就是戴着大鼻子、假发和胡须,做出夸张的肢体动作。
    中国的情况跟国外不太一样,医护人员更多时候是打扮成卡通玩偶的模样。因为国内小孩在成长过程中比较少接触到小丑,儿童动画片里的角色反而更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