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韶关2个多月大的豆豆出生时全身皮肤发黄且一直不退,带去当地的一家医院看时,被诊断为“胆道闭锁”,后经人介绍,来到广东省儿童医院。日前,广东省儿童医院已成功为豆豆实施了腹腔镜下胆道闭锁的葛西手术,成为广州地区首家开展腹腔镜下实施葛西手术的医院。
据了解,胆道闭锁是婴儿期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以肝内和肝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化梗阻为特征,从而导致胆汁淤积及进行性的肝纤维化,最终形成闭塞性胆道系统疾病。目前对胆道闭锁的确切原因尚未定论,有一些学者认为胆道闭锁主要是一种免疫性的肝炎所引起的,其发病过程存在多种因素,如病毒感染(呼肠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环境污染等。
广东省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乐盛麟主任说,小儿胆道闭锁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就以该院为例,每年都可以接收到三、四十例胆道闭锁的患儿。目前对胆道闭锁患儿最常规且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是通过Kasai(葛西)手术重建胆道。不过日前该院为豆豆实施的葛西手术是在原手术方式的基础上借助了腹腔镜,通过腹腔镜下实施胆道闭锁的葛西手术,使手术视野比之前放大了3-5倍,这样就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肝内很细微的胆管的情况,从而可以更好地开放微小胆管,这种手术方式,克服了传统葛西手术很难精确解剖肝门微小胆管的短板,而且腹腔镜下实施手术,对人体的创伤较小,患儿的出血较少,有利于术后更好地恢复。
对于胆道闭锁的患儿来说,尽早实施手术,是改善其预后的一个重要的措施,能够有效地延长自体肝的生存率。有资料显示:出生60天后进行手术,每推迟10天,成功率就降低1/4,如果不及时手术,大多数患儿将会在1岁以内死亡。但是,又因为胆道闭锁与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极为相似,故常被误诊而使得一些胆道闭锁的患儿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对这两种疾病,可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加以鉴别。
最后,乐盛麟主任提醒道:“对于及早发现胆道闭锁的患儿,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两个方面,一个是黄疸,一个是粪便。”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但是足月儿的黄疸通常5-7天可以消退,一般不超过2周,早产儿的黄疸通常7-9天可以消退,最长不超过3-4周,对于这种生理性黄疸,可不给予特殊处理,平时多带宝宝到户外晒晒太阳即可。但是,如果宝宝的黄疸久久不退,则应考虑是病理性黄疸的可能,应尽早带宝宝到医院请专业的医生进行相关的检查,以免延误了治疗。另外,患有胆道闭锁的宝宝,其粪便也是比较有特点的,它的颜色通常会比正常的颜色要略微淡一些,或者呈白色或陶土样,所以,当家长发现宝宝的粪便出现这种异常时,也应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