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知识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知识讲座
乙肝免疫球蛋白
发布时间:2011-11-24 浏览次数:5336

    适合人群 

   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人体一旦受到HBV侵袭,3天后就能在肝细胞内检出核心抗体(抗-HBc)。而单纯注射乙肝疫苗,得经4天之后其循环抗体平均每年下降能迅速生长。因此,单用乙肝疫苗时,在人工自动免疫建立之前,已侵入人体的HBV就有可能在肝细胞内建立繁殖基地。故在对高危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结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注射十分必要。以下人群需要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以及HBsAg和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和其所生婴儿;

 

  2.意外感染HBV的人群;

 

  3.与乙型肝炎患者或HBsAg携带者密切接触者;

 

  4.免疫功能低下者;

 

       使用方法

  1、HBsAg阳性母亲的使用:从产前3个月起,每月注射一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每次剂量200-400IU。 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的使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剂量100-200IU,并可同时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或按医生推荐的的方案使用。

 

  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效果如何?

 

  多项研究证明,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达95%左右,因此两者合用的预防效果是可靠的。

 

  2、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肌注1毫升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注射15毫克乙肝疫苗,并于1个月与6个月时各再注射乙肝疫苗15毫克。

 

  3、成人因意外接触HBV阳性者的血液,应首先了解其免疫应答情况,凡未接种疫苗者,应在24小时内给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其余2针乙肝疫苗可在接触后1个月、2个月内接种。对已接种疫苗、但未完成全程免疫者,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免疫程序补足全程免疫。对已进行过全程免疫者,则应检测其抗-HBs水平,高于10单位/升者,可不必注射。低于以上水平者,可加强1针,如无免疫应答者,则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什么情况下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1、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双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要求在出生24小时之内注射1针乙肝免疫球蛋白,

以预防母体乙肝e抗原阳性血、阴道分泌物等的即时感染。同时可注射乙肝疫苗30微克,以产生被动-主动免疫功能。

 

  2、意外事故被乙肝患者血液、体液等接种者,如针头刺伤、破损伤口接触等,均可首先以每公斤体重注射0.06毫升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获得被动免疫保护作用。然后再以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以获得较长远的主动免疫保护作用。

 

  3、器官移植、吸毒、性乱及应有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由于其免疫功能下降,注射乙肝疫苗后的免疫应答明显低于正常人,因此主张对他们的剂量应加大,可应用正常人的4倍。但应注意以应用血源疫苗效果较好,因为基因重组疫苗的免疫应答要低于前者。